冯玉祥为中国空军勇士沈崇诲作的白话诗
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他们出生于富裕家庭,毕业于高等学府,不仅学识好,颜值高,而且有崇高的理想,他们是真正的“高富帅”,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但是,他们却抛弃学业、爱情、财富以及其他的一切,投笔从戎,和敌人拼命。这一切只因他们生长于那个年代,眼看强敌入侵,家国受辱,同胞被欺,他们责无旁贷,很自然地做了该做的事。沈崇诲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今天的清华学子中很少有人知道,在上世纪中国抵御外侮的日子里,清华大学曾走出三位投笔从戎的抗日将士,他们被誉为“清华三杰”。他们是战功卓著,在军事历史教科书上留下了“东方隆美尔”之名的孙立人将军,拥有传奇人生、空军骄子、台湾受降将军林文奎先生,英勇爱国、与敌舰同归于尽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沈崇诲烈士。
  1939年9月13日,冯玉祥将军专门为中国空军飞行员沈崇诲烈士作了一首白话诗,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八周年之际随诗附信一封专程寄给沈崇诲烈士父亲沈家彝(字季让),悼念烈士的英勇事迹。内容如下:

  季让先生有道:
  为沈烈士所作之丘八诗本应于本日登于报端,以志二周年之纪念。惜乡居
  距报馆太遥,未能如愿,兹先抄送,先生台前请指正一次,因言语粗俗,恐不堪登大雅之堂,耳以请文安。
  

 

  冯玉祥敬启
  外诗稿一首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十八日
  
  纪念空军勇士沈崇诲
  沈为家彝先生子,清华工科毕业生,航空学校第三期,考列第一有英名。二十六年九一八,第二大队起飞行,沈为该队副队长,要向海上立膚功。七机队形真整严,万尺高空显威风,阳光笑烈风清和,下望太湖波为镜,海面澄碧见寇踪。沈副队长,抖擞英姿,所架机号,九百0四。忽然故障发,黑烟绕机尾,脱队独落后,沉着苦挣持。遥见佘山海洋面,攘攘簇簇聚寇舰,同伴投弹数千磅,白浪滔天起如山。冒黑烟,冒黑烟,三舰渐下沉,余者皆四散。沈勇士,当此时,皱眉头,咬牙齿,白龙港上独翱翔,巡逻低空二千呎,寇舰惊乱,慌忙逃散。勇士镇静,定神下看,开足油门,对准一舰,猛然下冲,轰声震天,白光水柱,突现海面,寇舰倾侧,沉海不见,同归于尽,以一拼千。沈勇士,真烈士,天地惊,鬼神泣,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不愧中华好男儿,民族精神传万世。伟大牺牲谁不敬?人人振奋齐努力,争取最后之胜利,追踪烈士之伟迹。
  

 

  冯玉祥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十三日
  
  沈崇诲祖籍江苏江宁县,1911年6月25日出生。父亲沈家彝(1881-1954),是法政界名人。育有八子三女:次子崇诲,著名抗战英烈;六子崇健燕京大学毕业,后去解放区参加抗日战争,以“韩叙”为姓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七子崇刚,水利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大坝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辛亥革命后举家迁至北平(今北京)。抗战时期,沈家彝拒绝日本人任职邀请,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4年病逝于北京。
  因为父亲终年忙于工作,在沈崇诲很小的时候,善良博学的母亲不仅教他识字、算术、写作,而且还经常给他讲岳飞、文天祥等英雄的故事,在沈崇诲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1920年春,沈崇诲进入北京成达高等小学读书。这所学校实施严格的军事教育,学生都在校住宿。沈崇诲曾说过:“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不仅是军事常识和国民的养成,而且改变了往昔刚愎自用的脾气。”两年的读书期间,他受到了严格的纪律约束,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1922年,他升入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期间,他酷爱运动,体格非常强壮 ,学习也很用功,德智体全面发展。六年中学时代的生活对沈崇诲来说,是不平静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中学毕业后,通过努力,他考取了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这是他青年生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他在清华大学选修土木工程专业。清华的运动,是有悠久光荣的历史。在清华四年中,他是学校足球和棒球队的代表,并经常作为北平及华北区的运动选手,参加全国各地的运动会,获得不少荣誉。1928年他南开、清华的老同学黄中孚回忆说:“有一次与外来的球队决赛,一球将他的门牙打落,血流满脸,队长和球员喊他下去,连观众都吼起来了。因战况紧急,输赢只差十二分钟, 他频频摇手,毫不迟疑地撑下去,沈兄爱团体而肯牺牲的精神被认为是无与伦比。”

  1925年,英、日帝国主义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的“五卅惨案”激起了沈崇诲对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又制造济南惨案,屠杀中国军民数千人,更激发起沈崇诲向帝国主义者讨还血债的决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国内各大学组织义勇军,风起云涌。他与同学林文奎在清华大学负起这项任务,把所有的同学都组织起来。期间,他得到了这样的教训:没有铁的纪律,就同一盘散沙,不能发挥救国的作用。于是他下定了投入军事学校、献身国家的决心。
  1932年12月,沈崇诲受同学感召,想去投考空军。家里不同意,他就偷着剃了光头,放弃了在绥远优渥的工作,冒着大雪赶到北平投考中央航校第三期。进入航校,沈崇诲从光头入伍生学起,毕业时,成绩是第三届的第—名。由于他学习刻苦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在同一期飞行学员中,成为高材生。
  沈崇诲毕业后留校担任飞行教官,并升为空军第2大队第9队队长,一心一意等待的,就是驰骋蓝天,奋勇杀敌,心中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效死国家。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沈崇诲所在二大队是轰炸机大队,驻防安徽广德。8月14日,他随二大队轰炸日军第三舰队,炸毁堆在码头上的军火,使日军伤亡惨重。
  同年8月19日晨,在第二大队第九队谢郁青队长率领下,沈崇诲与战友们驾驶7架飞机向上海飞去,轰炸目标是佘山附近的日本航空母舰和白龙港内日舰。当飞抵南汇县上空时,他的飞机突发故障,尾部冒出青烟,飞机减速,落在机群后面。此时,火势一旦燃及油箱,飞机就要爆炸。如果迫降着陆或弃机跳伞,均可落入我控制区南汇。
  看到前方不远就是停泊日本军舰的白龙港,沈崇诲带着机上全部炸弹和满腔仇恨,决定以身殉国。为了保护战友,他命令同机的陈锡纯跳伞逃生,但是最终陈锡纯同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从2000米的高空,带着500磅的炸弹,笔直俯冲撞向敌舰弹药库,与日舰同归于尽,沈崇诲与战友陈锡纯壮烈为国捐躯。两位烈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扬国威、壮军魂,大大鼓舞了千百万中国人与日寇作战的勇气和决心。

  青山处处埋忠骨。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和墓碑上均镌刻着沈崇诲烈士的名字。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2015年8月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沈崇诲名列其中。
  2018年1月12日上映,由著名演员王力宏主演的电影《无问西东》中沈光耀的原型就是沈崇诲。他们在最好的年纪迎来了最残酷的战争,每一次飞行都是可能会丧命的任务,他们一直在努力做那些令他们害怕却重要的事,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程薇薇)
  

 

  参考文献:
  〔1〕空军总司令部情报署编印:《空军忠烈录》第一辑上册,世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2月印刷。
  〔2〕北京航空联谊会、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编印:《中、苏、美空军抗日空战纪实》,廊坊市海翔印刷有限公司2005年8月印刷。
  〔3〕陈应明、廖新华编著:《浴血长空——中国空军抗日战史》,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4〕曾景忠、王东方、章文灿、唐学锋编著:《血色长空——空军抗战与抗日胜利纪实》,团结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